中医护理考点,2020年护考生必须熟记!

中医护理不容忽视,今天小编为了帮助各位护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护士考试,专门整理了护士资格考试之中医护理基础如下。
1、中医护理基础特点:
整体观念、辩证施护
2、整体观念:
①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
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
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任
3、辩证:
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红扣以分析、综合,概括、诊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。
4、阴阳:
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范畴。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,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、发展和变化,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。
5、阴阳之中复有阴阳:
昼为阳,夜为阴,而上午为阳中之阳,下午为阳中之阴;前半夜为阴中之阴,后半夜为阴中之阳。
6、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:
对立制约、互根互用、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四个方面
7、五行的生克乘侮:
①生:木火土金水
②克、乘:木土水火金
③侮:木金火水土
8、藏象:
①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,包括五脏(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)六腑(胆、胃、小肠、大肠、膀胱、三焦)和奇恒之腑(脑、髓、骨、脉、胆、女子胞)。
②象是显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应的事物和现象。
9、气:
①概念: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。
②功能:推动、温煦防御、固摄、气化、营养。
③气与血的关系:
气对血:气为血之帅。气能生血,行血,摄血。
血对气:血为气之母。血能生气,载气。
10、经络:
是经脉和脉络的总称,是运行全身气血,联络脏腑形态官窍,沟通上下内外,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,是人体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11、八纲:
阴阳(总纲)
表里(证位)
寒热(病性)
虚实(邪正斗争)
12、病因:
①外因:六淫、外伤、疫伤、虫兽、咬伤
②内因:内伤七情
③不内不外因:饮食劳逸、痰饮、淤血、内生五邪
13、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
风邪:①风为阳邪,轻扬开泄,易袭阳位②风行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
寒邪:①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
暑邪:①暑为阳邪,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,易伤津耗气③暑多夹湿
湿邪:①湿为阴邪,易损阳气,阻遏气机②湿为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,易袭阴位
燥邪:①燥性干涩,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:肺为娇脏,喜润而恶燥
14、七情致病特点:
①直接伤及内脏
七情损伤相应之脏(怒伤肝 喜、惊伤心 思伤脾 悲、忧伤肺 恐伤肾)
②影响脏腑气机
(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)出血
③多发为情志病
④情志变化影响病情
15、淤血的形成:
①出血致瘀
②气滞致瘀
③气虚致瘀
④血寒治瘀
⑤血热致瘀气虚
16、护治原则:
预防为主、扶正祛邪、护病求本、调整阴阳、三因制宜。
17、发音:
声音重浊,声高而粗,多为实证。语音低微,多属虚证。
18、病体气味:
有气味为热证,无气味为寒证
19、便秘:
①症形:热盛伤津者为热秘;阴寒内结者为冷秘;气机阻滞者为气秘;气虚无力者为虚秘。
②表现:便意少便次少,排便不畅大便干结,伴有腹痛腹部不适,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。
③护理:心理护理,腹部按摩,合理安排膳食(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高纤维食物多饮水),鼓励适当运动。
20、带下:
①带下量多,或淋漓不断等,为带下病。
②若带下色白为寒湿,色黄为湿热,赤白相间为肝经湿热,各色相兼为五色带。
③若带下清稀为虚寒,粘稠为实热,呈涕唾状为脾虚夹湿,似脓液状为内痈。
下面来卡几道中医护考题:
1.中医五行是指: C
A. 风、水、木、火、土
B. 金、水、木、燥、土
C. 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
D.风、寒、湿、燥、火
E. 风、寒、湿、燥、暑
2.中医的四诊方法是指: A
A. 望、闻、问、切
B. 寒、热、温、凉
C. 阴、阳、表、里
D.喜、怒、哀、乐
E. 视、触、扣、听
3.中医的五脏指的是: E
A. 心、肝、脾、胃、肾
B.心、肝、胆、脾、肾
C.胃、肠、膀胱、胆、三焦
D. 胃、大肠、膀胱、胆、小肠
E.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
4.中医的五志是指: B
A. 喜、怒、悲、思、惊
B. 喜、怒、悲、思、恐
C. 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恐
D.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思
E. 愁、苦、悲、思、恐
5.下列不属于中医急重症的是:D
A.高热
B.神昏
C.痉证
D.萎证
E.血证
6.拔火罐的适应症是:B
A.急性腰扭伤
B.外感风寒,风寒湿痹
C.平素体,质虚弱
D.各种疮疡疖肿
E.高热、抽搐、昏迷
7.可导致经络气血雍塞的致病因素是:D
A.过饱
B.过劳
C.六淫
D.痰饮
E.疫疠
8.在中医五行归类中,人体五官是:E
A.筋、脉、肉、皮、骨
B.筋、骨、肉、气血、脉
C.目、舌、鼻、唇、耳
D.目、舌、鼻、唇、喉
E.目、舌、鼻、口、耳
9.需要包煎的中药是:B
A.沉香
B.滑石
C.龟板胶
D.薄荷
E.阿胶
10.中医将不能正常睡眠称为: E
A.失眠
B. 睡眠紊乱
C.入睡困难
D.假寐
E.不寐
11.中医在自然界中的“五色”是指:B
A.青、赤、紫、橙、黑
B.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
C.赤、橙、黄、绿、紫
D.蓝、绿、紫、橙、黑
E.红、黄、蓝、白、黑
12.中医饮食上的五味是指: D
A. 辛、辣、酸、苦、咸
B. 辣、甜、酸、苦、咸
C. 辛、甘、涩、苦、咸
D. 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
E. 辣、甘、酸、苦、涩
13.中医在诊治疾病的活动中,主要在于:A
A.辨证
B.辨病
C.辨症
D.辨识体质
E.辨识治疗方法
14.具有性质稳定,传热性能缓和,不易与中药所合成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的最常用的中药煎煮器具是: B
A.铝锅
B.砂锅
C.铁锅
D.钢锅
E.不锈钢锅
15.按照中医理论,开窍于舌的脏腑是:B
A.肺
B.心
C.脾
D.肾
E.肝
